2017年12月1日我司经营部与支吊架部的同事们赶赴苏州参加第三届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会上我司的管道支吊架系列产品引起了参会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的浓厚兴趣,纷纷驻足观看,交流。
主办单位: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结构》杂志社
承办单位:《建筑结构》杂志社、《建筑技艺》杂志社、《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支持单位:上海市建筑学会地下空间与工程专业委员会
日程安排:11月30日报到,12月1日学术交流,2日上午工程参观
会议地点:苏州金陵观园国际酒店(苏州工业园区翠薇街168号)
工程参观:苏州太湖新城地下综合体项目
一、会议背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地表土地供应日趋紧张,交通长期拥堵,内涝日益严重,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已呈现出规模化、综合化、深层化和协同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首届和第二届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点击查看详情)已于2013年、2015年在上海成功召开,每届均有约300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会议,针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进程中的技术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展示了行业趋势及最新市场动态。经研究决定,本届会议将汇聚不同国家(地区)的产、学、研、用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交流开发地下空间的经验,解决城市地下空间协同开发利用中遇到的问题,探讨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促进我国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会议主题
1、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形势、政策及典型案例分析;
2、城市地下空间与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
3、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复杂技术实现(规划、设计、施工、人防、智能消防、BIM、智慧城市);
4、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
5、城市地下空间管理及运维。
三、报告专家及题目
演讲嘉宾 | 单位/职务 | 报告题目 |
贾 坚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裁 | 城市地下空间的整合与发展 |
张 敏 |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总工程师 | 城市地下空间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分析对比 |
王占生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 苏州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 |
束 昱 | 同济大学 教授, 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 新时代城市双修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征程 |
孙晓乾 | 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消防与风险部助理董事 | 地下区域整体开发的消防难点及创新解决思路 |
丁炳均 | 日建设计 设计主管 | 地下空间在营造立体交通节点中的作用——以广州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为例 |
王恒栋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 地下空间和综合管廊一体化建设的案例 |
刘桂江 |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建筑师 | 苏州太湖新城地下综合体建筑设计 |
洪 卫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建筑师 | 开启地下空间3.0时代 |
严怀达 |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BIM设计研究中心技术总监 | 以BIM数据集成的复杂地下空间技术应用 |
王德民 | 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工程师 | “锦源”混凝土工程防水系统解决方案 |
吴 闯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项目一部 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 | 地下空间建造技术浅析——以武汉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为例 |
徐汉东 |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 HCMW工法在地下空间开发应用技术探讨 |
刘向科 | 北京建工集团苏州地下空间工程项目 总工程师 | 软土地区大型地下空间工程关键施工技术探讨 |
陈寿岭 |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生态研究院院长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对海棉城市建设的影响 |
四、工程参观简介
苏州太湖新城地下综合体项目
苏州太湖新城位于苏州市中心向南15公里的太湖湖畔,总规划面积1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2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62平方公里(吴中片区30平方公里,吴江片区32平方公里)。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太湖新城吴中片区)核心区基地面积约72公顷,规划建筑面积为240万平方米,主要功能为办公,商业设施,文化设施,酒店式公寓,酒店。苏州太湖新城地下综合体位于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核心区中轴大道下,连通地铁站和周边街区,形成地下步行商业街,是苏州吴中太湖新城首期开发项目。该项目总用地1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平面呈T字形,南北长900多米,东西向宽度为64~140米,南端长约570米,为地下三层,地上一层。地下一层为10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下二、三层约2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近3000辆机动车停车位,并设有41500平方米人防工程,包括专业队、二等人员掩蔽所和物质库,地上一层是观景平台和高架步行街,将周边建筑与太湖连通。
本项目设置多处下沉式广场与天窗,使地下空间与地上景观融合,将苏州太湖美丽自然景观——光、风、绿色、天空等有效引入地下,创造出良好的地下空间,设计达到绿色三星标准。